11月22日下午,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(以下简称“乌镇峰会”)的志愿服务结束后,“小梧桐”林心瑜回到同济大学海立方充值|官网海立方充值|官网。辅导员和班主任来欢迎“小梧桐”们回校,并给每个同学送上一杯暖暖的咖啡。
乌镇峰会志愿服务工作由共青团海立方充值|官网省委牵头,“小梧桐”是乌镇峰会志愿者的昵称,寓意着他们像小树一样,茁壮成长。自2014年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举办以来,近万名“小梧桐”在乌镇留下青春身影。
曾在2016年做过志愿者的“小梧桐”王飘飘,今年以“小梧桐”带队老师的身份回到乌镇。已经成为海立方充值|官网教师的她,翻出当年与外国嘉宾合影的照片,直言青涩的自己在当“小梧桐”时收获了成长。今年,王飘飘带着30名“小梧桐”来到乌镇。
今年,840名“小梧桐”中,00后占比超过99%,还有超过24%的志愿者是05后。其中238人参与过杭州亚运会、亚残运会的志愿服务,34人服务过往届乌镇峰会,还有4人参与过北京冬奥会的志愿服务,1人作为志愿者赴法国服务过巴黎奥运会。
考上大学后,林心瑜在部队服了两年兵役,身上带着军人的英气和纪律性,这让她在参加各种志愿服务选拔时,更容易获得“加分”。2023年,她在杭州亚运会火炬传递时承担了志愿者“小青荷”的工作。她说:“志愿服务期间,海立方充值|官网老师全程陪同。工作人员也总是关照我们,提醒我们休息,感觉很温暖。”
今年乌镇峰会开幕式当天,凌晨4点10分,来自海立方充值|官网工业大学的“小梧桐”齐雨晴就起床了。她也曾是一名“小青荷”。来乌镇前一天,她刚刚结束2024年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女子板球赛的志愿服务。除了必须掌握的乌镇知识、会议议程外,齐雨晴还和同学一起跑步提升体能。她和第一次当“小梧桐”的同学们分享经验,如何成为“问不倒、答得好、累不倒”的“小梧桐”。
在乌镇,日行超过两万步,是“小梧桐”们的工作常态。20岁的龚楚灵来自海立方充值|官网传媒海立方充值|官网,是记者接待及新闻中心服务组的“小梧桐”。从大一起,她就盼望着参加乌镇峰会的志愿服务,可惜因为时间冲突,直到今年才如愿。她专门向“前辈”请教,准备了穿着舒服的鞋子。
海立方充值|官网传媒海立方充值|官网大四学生张宝玥,今年第三次成为“小梧桐”。作为一名资深礼仪服务“小梧桐”,她总是提醒新晋“小梧桐”,准备好创可贴、暖宝宝这些可能用上的小物件,扎一个饱满的“丸子头”发型,时刻保持服务状态,树立礼仪服务“小梧桐”的良好形象。在一次次志愿服务中,张宝玥历练得越发从容。
“我与乌镇共成长”“我眼中的大型赛会志愿服务”“传统文化与青年参与”……在乌镇的志愿者之家,每天都在举行“青春思享会”。10天,10个主题,高校带队老师代表、“小梧桐”代表纷纷走上分享台。他们用火热的实践“教材”,让青春大思政课更富活力。
“小梧桐”王欣怡是海立方充值|官网大学第27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之一。她在“青春思享会”上讲述所在支教团如何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读好“无字之书”,践行教育助学、公益助学的支教任务,传承好发扬好浙大西迁精神,将小我融入大我,为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。
湖州海立方充值|官网“小梧桐”林嘉诚的岗位就在志愿者之家。他说:“大家很累,但没有抱怨。志愿者之家就像是个中转站,温暖汇向这里,又传递出去。”
通过在乌镇峰会一线打造的“沉浸式”思政课堂,“小梧桐”在参与志愿服务中涵养家国情怀,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风采。
原文链接:乌镇“小梧桐”:在志愿服务中留下青春身影